水稻是中国国民最重要的主食之一,同时也是重要的食品和调味品原料。其主要种植地位于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、和东北地区。从1972年以来,中化钾肥便持续助力水稻增产丰收,为确保粮食安全,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不断做出贡献。

试验作物:水稻

试验地点:江西省进贤县马家村

试验时间:2021年

试验共设4个处理,分别为:(1)不施钾肥,基肥施用尿素12 kg/亩,钙镁磷肥30kg/亩,返青期追施尿素7 kg/亩,不追钾肥;(2)复合肥,其氮,磷(P2O5)和钾(K2O)含量分别为18%,12%和10%。基肥施用30 kg/亩复合肥(氮磷钾为18-12-10),返青期追施尿素7 kg/亩,不追钾肥。(3)枫禾祥+复合肥,基肥施用30 kg/亩复合肥(氮磷钾为18-12-10),返青期追施尿素7 kg/亩,追施5 kg/亩枫禾祥牌钾肥。(4)农民习惯施肥,常规复合肥,其氮,磷(P2O5)和钾(K2O)含量分别为15%,15%和15%。按照农民习惯基肥施用40 kg/亩复合肥(氮磷钾为15-15-15),返青期追施尿素10 kg/亩,不追钾肥。不同处理养分用量见表1。

表1-各处理施肥量(kg/hm2)

结果与分析

水稻生育期涨势

与普通复合肥和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枫禾祥+复合肥提高了早稻和晚稻各生育期的株高,尤其是分蘖盛期和拔节期(表2、图1、图2)。

图1 早稻不同生育期长势

表3 各处理不同生育期株高(cm)

与单施复合肥和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枫禾祥+复合肥提高了早稻和晚稻各生育期分蘖数(表3)。

图2 晚稻不同生育期长势

表3 各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分蘖数(个/穴)

抗逆效果

与普通复合肥和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枫禾祥+复合肥降低了晚稻季三代二化螟的发生程度,在提高水稻茎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抗病和抗倒伏能力(表4)。

表4 各处理的病虫害发生程度

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

枫禾祥+复合肥提高了早稻和晚稻产量。与普通复合肥相比,早稻和晚稻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4.6%和9.4%;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早稻和晚稻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.7%和3.2%(表5和图3)。

表5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与构成因素

图3 成熟期水稻长势比较

与普通复合肥和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枫禾祥+复合肥改善了水稻产量构成因子(表6)。与普通复合肥相比,枫禾祥+复合肥的有效穗数、穗粒数和千粒重早稻分别提高了10.0%、2.3%和3.6%,晚稻分别提高了25.0%、5.2%和3.3%。而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枫禾祥+复合肥的有效穗数、穗粒数和千粒重早稻分别提高了10.0%、5.7%和3.0%,晚稻分别增加15.4%、5.9%和5.0%。

水稻养分吸收

施用枫禾祥+复合肥配施增加了地上部氮磷钾养分量。与普通复合肥相比,施用枫禾祥+复合肥的地上部氮、磷和钾积累量早稻分别增加了9.0%、6.1%和9.8%,晚稻分别增加了9.7%、10.7%和11.8%。而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施用枫禾祥+复合肥增加了早稻氮吸收量,增加了5.3%,增加了晚稻磷吸收量,增加了7.3%,增加了早稻和晚稻的钾吸收量,分别增加了2.3%和2.8%(表6)。

表6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养分吸收及钾肥回收率

枫禾祥+复合肥配施优化了肥料配方,降低了氮肥和磷肥投入,但显著增加了水稻钾肥回收率。与普通复合肥相比,早稻和晚稻钾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9.1和10.4个百分点;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早稻和晚稻钾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5.0和7.2个百分点(表6);

稻米品质

施用枫禾祥+复合肥提高了稻谷蛋白含量。与普通复合肥相比,早稻和晚稻的稻谷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3.7%和2.7%;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,早稻和晚稻的稻谷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.0%和2.4% (表7)。

表7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稻谷蛋白含量(g/kg)

结论

综合以上试验结果,施用枫禾祥+复合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,改善水稻品质,增加水稻养分吸收,提高抗逆性。具体表现为:

(1)枫禾祥+复合肥在灾害条件下提高水稻抗病和抗倒伏方面表现明显优势。

(2)枫禾祥+复合肥通过提高水稻有效穗数、穗粒数和千粒重,进而提高水稻产量。

(3)枫禾祥+复合肥优化了肥料配方,降低了氮肥和磷肥投入,增加了养分吸收。

枫禾祥+复合肥可提高水稻稻谷蛋白含量,提升稻谷品质。